天文观测领域首次应用!国家天文台人工智能工作组发布大模型“星语3.0”

内容摘要快科技4月15日消息,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人工智能工作组发布新一代天文大模型 星语3.0 。据悉, 星语3.0 基于阿里云通义千问开源模型打造,并顺利接入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望远镜阵列 Mini 司天 。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标志着大模型在科学

快科技4月15日消息,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人工智能工作组发布新一代天文大模型 星语3.0 。

据悉, 星语3.0 基于阿里云通义千问开源模型打造,并顺利接入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望远镜阵列 Mini 司天 。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标志着大模型在科学领域的经典落地,更开启了天文观测领域大模型应用的先河。

在以往的天文观测中,科研人员与观测助手的紧密配合是不可或缺的。他们需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,随时调整观测计划,并在观测室等待数据的返回,进行实时分析。

天文观测领域首次应用!国家天文台人工智能工作组发布大模型“星语3.0”

然而,这一流程高度依赖人工,效率低下,且难以实现对多个望远镜的同时控制。

星语3.0 的推出,旨在解决这一长期困扰天文领域的难题。依托阿里云通义千问底模和百炼平台,该模型通过超30万专家订正数据的训练,展现出了在天文物理等专业领域的卓越能力。

接入Mini 司天 望远镜阵列后, 星语3.0 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主控制和分析能力。它能够根据任务需求,自主查询星体坐标,控制望远镜进行观测,并在单次曝光完成后,迅速回收并处理数据。

基于这些数据,大模型能够智能判断目标源的观测价值,并给出下一步的观测建议。

展望未来,星语大模型还将接入国家天文台的大型望远镜阵列 司天 。这一国家级重大天文基础设施项目预计将在2030年拥有72架米级望远镜,每晚将产生约140TB的处理后数据,成为全球巡天效率最高的项目之一。

星语大模型的接入,将极大地解放科研人员的双手,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研究工作,提高科研效率。

全新升级的星语大模型正在向智能体方向发展。 国家天文台人工智能工作组智能体开发方向的李瑀旸表示, 星语将吸收更多天文细分领域知识,融合现有科研模型、算法和成果,打造 One For All 的天文+AI新范式。星语将降低天文学家在跨方向交流和工作时的门槛,提高科研效率,让天文学家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天文发现上。

天文观测领域首次应用!国家天文台人工智能工作组发布大模型“星语3.0”

 
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
24小时热闻
今日推荐
浙ICP备2021030705号-9